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常见25问
1.就业报到证取消后,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要求是什么?
取消就业报到证后,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规范高校毕业生去向登记是落实取消就业报到证改革的新要求,是客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础工作,是毕业生办理户籍和档案转递接收的重要依据。
政策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的通知》(教学厅【2023】5号)
2.去向登记制度主要有哪些工作内容?
高校要指导毕业生做好离校前去向信息自主登记,严格审核把关登记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毕业生去向信息登记后有变更的,需在当年8月31日前及时进行更新。
毕业生离校前及时使用河南省毕业生去向登记平台自主登记个人毕业去向信息,离校时统一使用全国登记系统对毕业去向信息进行确认,8月31日前去向信息有变化的需要重新登记。
政策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的通知》(教学厅【2023】5号)
3.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时间节点是什么?
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数据上报时间为12月至次年8月。12月至次年2月为“月监测”时间,需在每月1日前上报数据;3月至8月为“周监测”时间,需在每周五之前上报数据,实现去向落实一人登记一人。
政策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工作的通知》(教就业厅函【2024】11号)
4.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四不准”“三不得”的要求是什么?
“四不准”: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三不得”: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或院系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
政策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工作的通知》(教就业厅函【2024】11号)
5.往届毕业生档案中的报到证缺失了,可以补办吗?
无需补办。自2023年起,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审核和管理人事档案时,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必需的存档材料,之前档案材料中的就业报到证应继续保存,缺失的无需补办。
政策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公安部 国务院国资委 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3】26号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公安厅 河南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道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豫人社办【2023】62号)
6.毕业生可以将档案存放在哪里?
毕业生档案可以存放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就业单位、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档案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到非公单位就业的,档案转递至就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暂未就业的,可按照毕业生本人申请,将其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或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两年期满后毕业生未申请转递的,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严禁个人自带档案。
政策依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档案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学【2023】45号)
政策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3】20号)
7.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哪里查询?
人社部在门户网站发布了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可登录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https://chrm.mohrss.gov.cn/)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板块,查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
8.去向落实率如何计算?
毕业去向落实率=单位就业率+自主创业率+自由职业率+升学率。其中,单位就业率=单位就业数/毕业生总数,自主创业率=自主创业数/毕业生总数,自由职业率=自由职业数/毕业生总数,升学率=升学数/毕业生总数。
9.灵活就业率如何计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灵活就业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就业方式。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单位性质为个体工商户的单位就业毕业生数+自由职业毕业生数+电子商务创业毕业生数+个体工商户创业毕业生数)/毕业生总数。
10.就业协议审核注意事项有哪些?
包括不仅限于①印章要清晰完整;用人单位名称要与印章名称保持一致;用人单位行政公章或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印章,不可使用财务、项目专用等其他类别印章;②用人单位经营状态应是正常经营状况,不得为停业、歇业、吊销和注销;单位所在地应与毕业生实际工作单位所在地保持一致;薪资需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1.部队招收军士或文职人员毕业生去向如何界定?
依据招收军士或文职人员协议书,按照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登记。
12.《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是否可以作为应征义务兵的就业证明材料?
不可以。应征义务兵的证明材料需提供预定兵通知书或入伍通知书。
13.毕业生已落实去向,用人单位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如何登记去向信息?
依据用人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按照“单位就业”中的“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登记。
14.“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的证明材料审核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聘用证明或其他证明材料系用人单位出具的,且加盖用人单位公章;2.离校后聘用期限不低于6个月;3.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4.院、校两级就业部门负责同志审核签字盖章。
15.毕业生被选上国际汉语志愿者,属于毕业去向中的哪一类?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中的出国出境就业。
16.在高校毕业生去向分类界定中自主创业有哪几种?
毕业生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企业经营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包含以下四种情况:①创立公司、②在孵化机构创业、③个体工商户创业、④电子商务创业。
17.毕业生合伙创业,工商执照上法定代表人非本人属于毕业去向中的哪一类?
属于合伙经营的自主创业。
18.毕业生从事游戏主播等新就业形式就业的,属于毕业去向中的哪一类?
如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按照单位就业登记,如无固定雇主单位,须获取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按照自由职业登记。
19.自由职业毕业生的就业证明材料应如何提供?
需要毕业生提供能够说明从事的职业内容、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收入需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院、校两级就业部门负责同志审核签字盖章。
20.成人本科录取可以按照升学登记吗?
不可以。升学主要包含境内升学和境外留学。境内升学指的是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专科升普通本科。
21.毕业生专升本录取后放弃升学,去向信息应该如何登记?
根据毕业生的实际去向信息进行登记。
22.毕业生签约中是否可以作为就业,上报去向信息?
毕业生准备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登记为签约中;毕业生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后,可按照单位就业登记。
23.签劳务合同就业,属于毕业去向中的哪一类?
劳务合同需要具体区分毕业生签订的雇主单位是否固定,如果是固定的雇主单位,用工时长超过6个月,薪资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水平,可按照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登记;如果是非固定雇主单位,用工时长不固定,薪资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水平,可按照自由职业登记。
24.医学规培生去向信息应该如何登记?
按照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登记。
25.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项目去向信息应该如何登记?
按照待就业中的就业见习登记。